[案例] 好好丟垃圾有那麼難嗎?你可能不知道的五個關鍵時刻

UX Backpacker
Jan 8, 2021

--

2021年希望試著從生活的角度來書寫自己認識的設計,刻意練習怎麼用簡單的文字來介紹專業領域的概念和自己正在消化的內容。希望慢慢找到一個說話的語調,還請多多指教!

在垃圾被丟棄之前,這個關鍵時刻需要丟垃圾的一般人「有分類意識」、「主動想起」、還需要「主動花費時間心思做查詢」,讓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頭腦發熱⋯⋯然後就放棄了。

讀了這篇你可以了解:

*和垃圾建立更深厚的感情,更加了解怎麼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假使你想做一個知識工具(從網站到APP)需要注意哪些用戶體驗的關鍵時刻才能帶來價值和影響

*處理這種和公眾有關的設計問題,設計可以從哪些角度參與

本次UX背包客探訪的是:回收大百科!http://recycle.rethinktw.org

在華語世界投入循環經濟幾年的朋友啟動了一個可愛的新計畫,建立一個回收字典。測試了一下之後,發現從丟垃圾的旅程來看,我們好像可以發現一些新的設計機會,還有商業模式。

就我的理解,這個回收垃圾百科的設定前提是: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和回收垃圾有關的問題時,有機會使用的一個知識工具。以下,針對這個工具怎麼融入生活,可以大概分成三個階段來探索:

「丟垃圾的時刻」
「使用知識工具的時刻」
「使用知識工具之後」

那我們就出發吧!

「丟垃圾的時刻」

這個知識工具的設計基於一個假設:由於一般人經常丟錯垃圾,如果針對這些經常被丟錯的垃圾來把知識整理趣味化,變成百科事典,可能是一個有趣又有用的切入點。

一般人,對,我就是在說像我這種雖然會分類,但對於水果防撞網套、棉花棒或者信用卡會搞錯是否適合回收的人,當一般人想丟垃圾之前,應該是不會特別去查字典的。雖然台灣人在垃圾分類上公眾意識已經累積二十幾年(台灣1998,但定義和法規涵蓋範圍會隨時間改變,可參考這篇),但一般人在丟垃圾之前,會想要特別查詢是否可以回收的應該還是少數。

因此假如用丟垃圾的生活經驗與流程來思考,我們至少可能發現以下幾個關鍵攔截點,這些時機適合引起丟垃圾的人的注意,進而促成他們轉變行為:

【丟垃圾的關鍵時刻】

①在買東西的時候,意識最後可能怎麼處理
②在使用過程中,或者準備廢棄的時候看到廢棄物品本體上的提示(可能是包裝),留意到怎麼處理
③在準備廢棄的時候,想起可能需要查詢一下怎麼處理
④在丟垃圾的時候,看到垃圾桶或丟棄處的提示,注意該如何處理
⑤在把整包垃圾交付給垃圾處理人員時,處理人員審核或提示如何處理

在垃圾被丟棄之前,③這個關鍵時刻需要丟垃圾的一般人「有分類意識」、「主動想起」、還需要「主動花費時間心思做查詢」,讓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頭腦發熱⋯⋯然後就放棄了。

大家可能還會發現①這個時刻即使大家還在比較商品或購買的階段,但是其實在下手之前,可能會注意產品相關信息,所以也會有機會思考未來用完怎麼處理。

所以,除了第③個時刻之外,①②④⑤可以怎麼連結上提醒,就改善丟垃圾的行為而言,或許影響力會更大更有效。雖然知識很重要,但一般人只需要恰如其分、恰到好處的知識。

即使在③這個步驟主動查找,真的找得到正確有效精準的丟垃圾方法,或許大家也不是先到這個丟垃圾百科的網站,而是直接google關鍵字「電池 回收」吧。所以怎麼提升這個垃圾百科在搜尋引擎關鍵字的優化排名,或許也是關鍵。

假使正如網站所說,非常有回收意識的台灣人在丟垃圾的時候還會搞錯101種垃圾,那期望更多人在丟垃圾之前積極查字典好像——不一定是最正中紅心的解決方案。

「使用知識工具的時刻」

如果難題在於一般人難以深究垃圾的奧妙,客觀環境又無法在各個丟垃圾的關鍵時機做攔截,那好像只能依靠長期抗戰,提升大眾的知識水準了。於是這個知識工具的使用場景不再是丟垃圾(與物相處)的關鍵時刻,而是與垃圾增進感情。透過遊戲化教育的方式潛移默化。

首先的難關當然是在推廣垃圾知識前,這個知識平台必須被推廣。雖然製作小組在這部分相當用心,動態吸睛,美術可愛,甚至加上了不少嘴賤好笑的內文,因應不同垃圾性質,提供「如果你不好好丟垃圾,外帶的東西會漏出來」之類的小詛咒。

可是,這畢竟是個101個條目(未來似乎還會增加)的百科呀!即使有幾樣物品印象深刻,也很難有人把101件都牢牢記在腦海中。從這個角度來看,教育或遊戲扮演的是強化印象的角色,而非直接能夠幫助到最終丟垃圾準確分類的結果。有多少人,在多頻繁的頻率下會利用這個教學工具,會是一個挑戰。

或許從需要定期更新的視力測驗或健康檢查的角度來思考,會有不一樣的想像空間。在固定的週期,以某種儀式性的方式作教育推廣。這代表這個知識工具其實更像是一種教具,一種測試遊戲,一個必須在「某個活動或者服務」過程中發揮功能的工具,而不一定是「個人獨自使用」的工具

還有一點比較需要留意的是,針對這個知識參考工具,當我想要找尋資料來源是否可信的時候,資料出處和訊息時效更新時間也非常重要。

最後,這個知識工具的發布與分享可能始於臉書這樣的社交網絡。需要考慮手機等移動端的使用操作。然而在臉書中打開,頁面還沒有作好響應,版面和字體都會跑掉,還有改善的空間。

如果我們要深刻探討在倒垃圾這個生活常規的流程怎麼使用知識工具,可能不單只需要關注知識,更需要把丟垃圾當成一個從獲得到擺脫物品的行為互動系統。不過,退而求其次,從打基礎出發整理知識也有其價值。該在哪個時刻,多強頻率,怎麼融入生活才能發揮知識最大效用,是一個底層根本的課題。

「使用知識工具之後」

如今分享已經是社區病毒傳播的基本常識了。假使真的這個知識工具好用,大家也願意傳播,該怎麼樣發揮更多,延伸更長的影響力呢?

加強引進新用戶和促進活躍度的功能,會是這類知識工具的考驗。最基本的,或許是建立個人辭典和統計筆記,讓自己常忘記或者關注過的知識可以自己作紀錄,進而規劃檢視自己的廢棄物與循環生活。

而共享的場景也和一般單純分享文章不同。這樣的個人知識或垃圾丟棄紀錄或許更像家庭記帳,讓居住在一起的人(甚至社區)共同努力鼓勵或者建立習慣,建立社區規模的遊戲性競爭,或許是另一種新鮮的社會創新機會。如果可以連結上循環經濟的生態,消費和回收甚至有機會像社區支持型農業(CSA)一樣直接形成閉環。一本百科只是起點,從封閉包裝的靜態知識出發,未來,活生生的知識,在社會和商業上還有很大的舞台呢。

最後,這個知識分類產品讓我想到2019上海推行垃圾分類時,中國在知識普及過程中發展出來的一個類似APP「什麼垃圾」,在增進對垃圾的了解這部分,可以相互參看彼此操作互動的方式:

今天的垃圾之旅就到這邊啦。針對資源回收,從製造、使用、到管理有很多利益相關者。譬如經典概念「從搖籃到搖籃(from cradle to cradle)」的循環設計,或者P&G正試圖推動跨塑膠包裝產業的聖杯計畫(Holy Grail),利用紫外線和色素幫助回收後分類:

從一般市民該怎麼參與或推展教育的討論相當豐富,但是公民怎麼在整個循環中扮演的角色,該往什麼方向參與,或許根據不同產品物品該有截然不同的作法。如今,產品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已經有很多新的討論,如果我們可以把一般人的生活和產品生命週期匹配起來,或許可以找到更多有效改善環境的機會吧。

如果你也覺得透過這篇文章,更了解可以怎麼在日常生活中運用UX體驗設計的視角做觀察,進而設計產品與服務的話,歡迎幫我拍拍手喔!

--

--